2006-9-26 9:10:38 中国汽车报
最近,我国的轴承市场很不平静。 跨国轴承公司对我国骨干轴承生产企业进行的一系列收购行为,以及国内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使国内汽车轴承市场的结构和竞争格局变得扑朔迷离。与此同时,跨国轴承公司在华的投资步伐不断加快,新的合资企业一个接一个。 近日,全球最大的轴承制造商SKF第一次在中国召开全球董事会会议。在SKF全球董事会召开期间,两家新的合资企业又相继开工,SKF在中国投资的企业由6家增加到8家。 我国是全球第四大轴承市场,也是主要的轴承生产国,世界八大跨国轴承公司都已在我国合资或独资设厂,国内竞争国际化成为我国轴承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在合资和并购的过程中,我国轴承行业正一步步地被纳入世界轴承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中占据什么位置,起决定作用的是技术和资本实力。从现有情况看,技术实力对市场划分所起的作用更明显一些。 SKF的总裁兼CEO强斯顿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客户对我们的要求已经与世界同步”。这个变化为SKF以及其他跨国轴承公司快速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机遇。 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轿车行业推出新车型的速度一年比一年快,全球很多最新的车型登陆我国市场,轿车行业对国内零部件行业的要求也提高到了产品和研发要“与世界同步”。可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滞后于整车发展,无法满足轿车生产企业的需求,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很快被拥有先进技术和产品的跨国轴承公司占据了。 以轿车轮毂轴承为例, 2005年我国轿车产量在280万辆左右,当年上市的新车有120多种。其中,中高级轿车更是扎堆上市。所需的第一、第二代轿车轮毂轴承大部分由外商合资或独资企业提供。SKF在我国的工厂不仅为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神龙、上海通用、长安福特等配套,还为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华晨、奇瑞、长安等)配套。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先进技术和产品的跨国公司很轻松地进入到国内市场,并且占据了中高档轿车的配套市场。 逐步实现单元化、模块化,是汽车轴承产品的发展趋势。今年,SKF位于上海嘉定的新工厂即将开业,一条可以生产第三代轮毂轴承单元的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据斯凯孚汽车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鹰剑介绍,除了生产第三代轮毂轴承单元,任何SKF的新产品都有可能在新工厂生产。新工厂不仅注重产能的提高,而且增加新技术、新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应用。 依靠强大的技术实力,SKF已经开始着手进军中国的商用汽车市场。 面对跨国轴承生产商咄咄逼人的态势,我国自主品牌轴承生产企业不甘于退守中低端市场,不再单独追求生产能力的提高,而是加紧在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转变行业经济增长方式上下功夫。 襄阳汽车轴承集团公司(国内骨干汽车轴承生产企业)轿车轴承分厂今年开始批量生产,最近一笔订货数量高达10万套,具备了为富康、捷达、北京现代、奇瑞、夏利、蓝鸟等众多车型生产轴承的技术实力,轿车轴承正在成为襄轴新的经济增长点。万向集团已经形成了第三代轮毂单元的大批量生产能力,并且实现了为国际国内多家轿车和国内各大微型车厂配套。洛轴集团的轿车轮毂轴承项目、LYC大型重载轴承技改项目成为今年洛阳市的重点投资项目。 跨国轴承生产商抢占我国轴承中高端市场,我国企业在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也面临机遇。 为了降低成本,跨国轴承生产商在我国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培养了一批本土供应商,并把一些技术转移过来。据介绍,当前, SKF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已经全部实现本土化,即将建立的SKF上海嘉定新工厂也将很快实现100%本土化采购。不仅如此,SKF还把从中国本土企业采购的产品出口到国外。 据有关专家分析,对于我国汽车轴承生产企业来说,自主创新应该更多地提倡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道路,因为技术的发展是和经验的积累成正比的,通过合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有利于我国轴承行业由大变强。 我国汽车轴承市场的争夺还远没有结束,在中国中高档轿车市场占据优势的合资和独资企业,已经关注国内商用汽车市场;而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轴承生产企业也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一步一步地进军轿车轴承市场。可以预见,中国轴承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情况将更为复杂。 不过,冷眼静观中国轴承市场的这场博弈,其结果有两个:一是中国的轴承市场将会越做越大,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会逐步增强;二是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实力会在竞争中有新的跃升。
|